简体中文 | 會員登錄     
訪問次數:1237591     
   
 古玉器學者研究室
 古玉器專家楊建芳教授
 古玉器專家張敬國教授
 古玉器專家姜濤教授
 古玉器專家劉雲輝教授
 古玉器會員工作室
 博物館與考古研究
 古玉器新解
 學者講堂
  古玉器學者研究室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文章索引 > 古玉器學者研究室  
古玉鑑定要領(上)
发布日期:2012/01/06    作者:楊建芳   浏览次数:16035
 

所謂古玉,通常指漢代及其以前的玉器.這是約定俗成的見解,並無深奧的道理,古玉的年代是指玉材經人雕琢成器(包括半成品)的年代,物理化學的分析方法,只能確定玉材的岩性(礦物組成)和成礦年代以及成色(形成顔色)、[鈣化]等的原因,而不能測定玉器雕琢的年代,亦即無助於古玉年代的判斷.


真假古玉的判別主要從皮殼,形制,紋飾,雕工等幾個方面進行觀察,然後得出結論.下面分別加以說明.

古玉的表面(所謂皮毅),常有壹些顯示年代久違的特徽,成爲開門見山的證據,其壹是由於被藏家長期把玩、摩挲和人手分泌的油,汗等葬物浸閏的結果,玉器表面照得光滑陳舊,原有的紋飾間或模糊不清,行話所謂盤得很熟.(圖壹)這類古玉都屬傳世品,俗稱熟坑.(傅世古玉不少原來也是地下出上的.)

其二是由於所謂鈣化的結果,玉器表面局部或全部呈灰白色,俗稱鞴骨白.嚴重的其表裹均灰白,質地較鬆脆.(圖二)最近的實驗顯示,透閃石玉在攝氏九百五十度高溫下,其礦物組成發生變化而呈顛灰白色,質地亦變鬆.因此,以鈣化來解釋古玉呈灰白的現象,顯然不妥.( 鈣
化壹詞使用己久,在未有更恰當的名稱之前,沿用亦無妨,但封其涵義的埋解,应舆以往不同.)鈣化的古玉,都出自古墓,俗称生坑.

其三是玉器表面有粘合不易除去的附著物(泥、沙、碳酸鈣之類).(图三)追是因為古玉在墓内因填土的擠壓,舆周圍泥沙長期

        1  2  3           
返回 >>
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版權所有  Copyrights by united art press corporation
會址:臺北市內湖區洲子街50號6F 电话:886-02-26594989 传真:886-02-26595031